追尋生命激情
老楊曾經在一篇網絡日志中這樣總結自己的上半生:
“我曾經沉溺于賭博,陶醉于美酒,縱情于聲色,癡迷于文學,仔細思索,我并不是沉迷于這些事物本身,而是迷戀于這些事物中蘊含的激情,也許我天生不甘平庸,總想活得有點意義,但是很多激情都用錯了地方,使我的人生充滿坎坷,我應該追尋一種讓我的生命真正奮發向上、有所作為的激情!”
老楊自以為找到生命激情是在十年前的一個晚上,一個搞策劃的朋友借了兩本書給老楊(具體書名現在忘了),是當時所謂的策劃大師朱玉童、愛成所寫,老楊越看越驚奇,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跡的行業,老楊越看越激情澎湃,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應該干這個!
“西天取經”
懷揣著這兩本書的筆記,帶著無知者無畏的精神,老楊義無反顧地搞起了策劃,時而快速消費品行業,時而醫療行業,時而電信增值行業,時而房地產行業,一晃數年,老楊自以為對策劃已經了如指掌,以為策劃技止此矣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老楊接觸到定位創始人阿爾.里斯和杰克.特勞特所著的《定位》一書,老楊細讀之下汗流浹背,發現自己頭腦中“定位”的概念完全是混淆的,自己居然在“定位”都沒有搞明白的情況下,多年來給N多產品和項目進行了定位。
老楊幡然醒悟,有些國內策劃大師所謂的理論不過是西方營銷理論的重新包裝,充滿了肆意發揮和自吹自擂,如果去看這些國內策劃大師的著作,只能學到一些西方營銷理論的皮毛,要想獲得真正的原創思想,必須去看西方營銷大師的原著。
從此以后,老楊踏上了閱讀經典名著、向“西天取經”的旅程:
老楊接著閱讀了兩位定位大師的《二十二條商規》,在這本書里“定位”理論被總結成簡明扼要的二十二條定律;
順便拜讀了兩位大師的另一經典名著《商戰》,《商戰》從戰略的角度探討了商業競爭,有利于克服營銷者的短視;
另一本革命性的著作《整合營銷傳播》宣布了傳統營銷傳播的終結,4P轉向4C,舒爾茨等人發現對于消費者而言認知大于事實,人腦是以類別和概念的形式來接受和處理信息,要想和消費者建立關系,廠商就必須整合各種形式的傳播,形成一致的訴求;
在閱讀營銷理論書籍的同時,也看了一些廣告文案方面的名著,如奧格威的《一個廣告人的自白》、《奧格威談廣告》;
和溫文爾雅的奧格威相比,“廣告狂人”喬治.路易斯則表現得像一匹脫韁的野馬,他的《大創意》和《廣告的藝術》撼人心魄,成為無數創意人頂禮膜拜的對象,路易斯有一句名言:“廣告是一種有毒氣體,它能使你流淚,它能使你神經錯亂,它能使你神魂顛倒!”老楊嘆服:“葉茂中是可以學習的,因為他還是凡人,路易斯是學不會的,因為他是天才?!保槺阋惶?,葉茂中的《做》和《想》值得一看,他還是比較靠譜的,他只是認認真真地把西方的原創理論拿到中國來具體運用,絕不會改頭換面地把別人的原創說成是自己的理論);
當然作為一個營銷策劃人,科特勒的《營銷管理》是不能不讀的,可惜老楊剛買到第13版,第14版又出了,這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讓老楊“啃”了整整大半年;
老楊還閱讀了科特勒的另一部著作《水平營銷》,相比傳統的市場細分和定位理論,水平營銷更有可能產生新的產品概念和開拓新的市場;
由此引起了老楊對創造性思維的興趣,老楊閱讀了“西方創新思維之父”德.波諾的《水平思考法》和《六頂思考帽》,特別是《六頂思考帽》的“不爭之道”給老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策劃人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一個好創意不能被客戶接受,想要不經過爭論而讓客戶接受自己的意見,《六頂思考帽》提供了簡單有效的方法;
2013年春節,老楊花費半個月時間“啃”完德.波諾的《嚴肅的創造力——運用水平思考法產生創意》,這本書總結了德.波諾25年的創造性思維研究成果,德.波諾在書中提出,創意的產生不一定要依靠靈感,可以依靠系統的方法獲得,這對老楊倒是好事,不必依賴酒精的刺激或者做夢來產生靈感……
最近,老楊拜讀了廣告行業的祖師爺霍普金斯所著的《科學的廣告》、《我的廣告生涯》,發現老爺子90年前寫的東西居然一點不過時,而且很有現實意義,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,找到廣告的原始狀態;霍普金斯強調:“廣告的唯一目的是實現銷售”,他的廣告帶有強烈的銷售目的,說他是一個營銷策劃大師毫不為過,不像現在大多數廣告公司、策劃公司是為了創意而廣告、為了策劃而策劃;霍普金斯認為,產品的銷售對象是人,廣告應該建立在對人性的了解的基礎上,而不是像現在一些4A公司,用某個理論模型去削足適履,還自以為高深;霍普金斯相信,一切廣告行為都可以通過廣告效果的跟蹤調查進行評估,從而找到最為合適的方案,為此,他發明了優惠劵、試用品、試銷等方法,而我們很多廣告人、策劃人現在還在靠拍腦袋、“頭腦風暴”做廣告和策劃……
霍普金斯讓老楊陷入沉思,我們是否太重理論而輕實踐,太看重過程而忽略結果,太執迷于思考而欠缺實證……
“子實”而“乘風遠播”
老楊認為,讀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,是為了探索中國中小企業崛起之道,快速提升中小企業銷量與品牌:
老楊在《華夏酒報》上發表《從“諸葛釀”酒的崛起談地方品牌如何快速發展》一文,對“諸葛釀”酒的“反向營銷”進行了分析和總結;
老楊寫作《從茂德公香辣醬看“野獸派”營銷》,總結茂德公香辣醬銷售額一年增長數十倍的成功經驗,提出了“野獸派”營銷概念和“三猛”戰術,以期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借鑒;
老楊作為主要策劃人員,全程參與了“幫你回家——尋找2009名無錢回家的民工兄弟”大型公益營銷活動,活動在全國特別是廣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,南方都市報評論為:“很符合‘把100萬的廣告做得像1000萬’的廣告專業追求”;
老楊針對“亮豹”墻面漆被混淆成乳膠漆的狀況,進行產品概念創新,開創“隔離漆”新品類,對品牌重新進行“包裝”,將一個“鄉鎮企業”品牌打造出國際品牌的感覺,為企業獲得天使投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。
老楊將營銷策劃公司取名為“木易楊”(楊,從木從昜,“昜”意為“播散”,“楊”是“一種子實可以乘風遠播的樹木”),就是希望自己和公司能像“楊”那樣,“子實”而“乘風遠播”……